將音樂凝固成一座中原地標-中國平煤神馬建工集團再奪“魯班獎”報告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而將動人的旋律呈現于人們面前、打造成傳世之作的建設者們,則個個有著工匠之心。
2016年12月初,中國建筑業協會正式公布2016-2017年度“魯班獎”獲獎名單,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空管塔臺小區工程赫然在列。
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中唯一的河南本土企業——中國平煤神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建設的這一控制性工程,在付出了無數心血和汗水后,終于結出碩果。這不僅是該集團在跨出煤炭謀發展的征程中收獲的第三個“魯班獎”,更實現了國內機場塔臺建設“魯班獎”零的突破。
一座回蕩著8700年美妙樂音的宏偉“骨笛”,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成為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工程的一大“靚”點,凝固成了中原大地上獨具地域、歷史、文化特色的新地標。
服務國家戰略匠心獨運筑地標
2016年12月18日,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傳出喜訊:截至當天11時50分,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兩條跑道拉近了鄭州與世界的距離,航空讓旅客、貨物進出中原更加便捷。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于其中功不可沒。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審批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核心工程,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二期擴建工程就被列為我省的“一號工程”,受到國家和我省上下的高度關注。
二期擴建工程主要由T2航站樓、GTC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空管工程等三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8587畝,概算近200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
在T2航站樓、GTC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已開建熱火朝天時,作為機場控制性工程的空管工程建設迫在眉睫。2014年10月,于眾多央企之中,表現不俗的平煤神馬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一舉中標空管工程項目,成為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參建單位中唯一的河南本土企業。
空管工程包括空管指揮塔、航管樓土建及配套工程,總建筑面積12205平方米,而總工期只有短短11個月,距2015年12月22日二期擴建工程建成投運只有一年出頭。
平煤神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鐵山說:“有大思路,才能有大作為。這是真正走向市場的一個工程項目,體現的是我們的本事。建工集團要敢于跟央企競爭,積極承攬大工程,運作大項目,展示國有企業的實力與擔當。”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服務國家戰略,國企自應擔當。平煤神馬建工集團自上而下,迅速行動起來,打響了一場攻堅硬仗。
高93.5米,外體立面為空間異形雙曲面結構、平面為不規則類橢圓形狀,隨高度上升而變;外墻清水混凝土飾面,造型獨特、工藝繁復,在全國同類建筑中一枝獨秀。這座被稱作“骨笛”的建筑,設計靈感源于8700年前出土于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笛”的“賈湖骨笛”,是鄭州新鄭機場新建的空管指揮塔,也是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中最具標志性的建筑。
“塔臺的造型、結構是目前國內機場同類建筑中最為復雜的,無成熟經驗可借鑒,且為高聳異形結構,作業面極其狹小,人力設備很難發揮到極致,利用效率極低。由于交叉作業多,安全風險也相當突出。如果按照傳統工藝、方法施工,建設工期至少需要2年時間?!苯üぜ瘓F機場空管工程項目部經理魏中洲說。
“看到都是頭一次,更不用說親手建了?!苯üぜ瘓F鄭州分公司經理孟程說,剛拿到設計圖紙時,鄭州分公司和機場空管工程項目部的同事們壓力頗大,“塔臺建設能否如期完工事關機場能否按期啟用,對建工集團是個嚴峻考驗。”
是考驗更是挑戰。在建工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項目部隨即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經過不懈鉆研努力,他們先后破解了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
——超高盤扣式腳手架施工技術
為了便于異形清水混凝土施工,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引進了超高盤扣式腳手架系統。該腳手架系統高度創新性地達到88米,超過傳統腳手架規定高度數倍,在國內外極其罕見。
——滑框提模施工技術
針對塔臺獨特的設計,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研究出滑框提模施工技術,并結合塔臺每層高度都不同的實際情況,研究出“3+X”模板施工技術,有效地解決模板塔設計、提升技術難題。
在多個新技術應用中,塔身外墻的清水混凝土是一大亮點。飾面清水混凝土屬于一次澆筑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直接采用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肌理作為飾面,因此對混凝土原材料選用及調整配合比有極為嚴苛的要求。
“我們用了3個多月時間,進行了上百次試配和樣板澆筑,最終摸索出理想的配合比方案和施工方法,不僅達到了施工設計要求的清水混凝土外觀效果,還大幅提高了工程質量?!蔽褐兄拚f。
靚麗的外表,不僅僅是清水混凝土澆筑的效果,更是“建工集團”這塊招牌下,集體智慧的體現。
全面對接市場跨出煤炭闖天下
一家是傳統的煤炭企業,一家是現代航空業的發展,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雙方,卻因為一項工程結下良緣。
施工現場,到處是中建、中鐵等央企的身影,能在其中立足,叫響本土企業平煤神馬集團的品牌,靠什么?
“靠平煤神馬集團‘忠誠事業,追求更好’的企業精神,靠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團隊意志,靠建工集團爭創一流、鑄就輝煌的決心和勇氣?!绷鸿F山在視察工地現場時明確要求,要堅決打贏這場硬仗,展示出大型國企的實力與水平,把塔臺建成平煤神馬集團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永久廣告和金字招牌。
建工集團的前身是平煤集團建安公司,作為礦區老牌建筑企業,曾承建了平頂山礦區15對年產60萬噸到300萬噸礦井的地面建筑和民用建筑,建成180萬噸至340萬噸大型選煤廠6座,參加平頂山市政工程建設70多項,為百里礦區和市區建設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2008年前,建工集團依托平煤神馬集團,服務集團主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企業規模實力不斷增強。然而,隨著國家煤炭宏觀調控,集團內部市場逐漸萎縮,現有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建工集團迫切需要找尋出路,再創輝煌。
新的曙光出現在新世紀的地平線上。2008年4月,建工集團組建成立,新的公司領導班子大膽改革創新,全面對接市場,跨出煤炭闖天下,勾畫了“打造全國知名、行業一流、用戶首選的工程總承包建設集團”,9000名干部職工個個干勁沖天。
誰也沒有想到,如今的建工集團6年內已三獲“魯班獎”:
2010年,承建的平頂山市行政服務綜合樓榮膺“魯班獎”。這是建工集團首次拿到這一中國建筑界的最高榮譽,也是平頂山市第一個魯班獎。
2015年,承建的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人勞模小區精品工程再獲“魯班獎”。高層住宅小區獲此榮譽,為我省十多年來第一次。
2016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空管塔臺小區工程又榜上有名。
傳統煤炭企業,如何能三次獲此殊榮?
這得益于他們對工程創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程開工伊始,負責施工的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就提出了爭創魯班獎的口號,根據施工難度大、工藝要求高、工期要求緊的實際,引入魯班獎“策劃先行、樣板引路、過程控制、一次成優”的指導方針,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安全、質量、工期保證體系。工程建設過程中,全過程、全方位實施“樣板引領施工法”“過程追溯施工法”“粗糧細做施工法”等先進施工工藝。堅持樣板引領施工法,針對施工起步階段混凝土容易發生爛根、脹模等質量通病,他們大力攻關,制作了混凝土施工樣板區,統一施工工藝,統一操作程序,為工程起好步發揮了關鍵作用。堅持過程追溯施工法,每次施工前,他們通過技術交底會、施工組織會、現場準備會,把任務量化細分到每道工序、每個環節、每個管理人員、每個作業班組和每個職工,清清楚楚并記錄在案。全程有痕跡,責任可追溯到人,即使若干年后發現問題,仍然有據可查,有力地增強了各級人員的責任心。堅持粗糧細作施工法,他們把普通工藝提升到高于國家、高于行業、高于地方、高于同類企業的質量標準,有力地保障了過程精品。
為實現該工程創優目標和工期目標,上至領導、下到一線職工,每日辛苦在一起、奮戰在一線,經常放棄節假日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施工一線,工地上發生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跡。
項目部執行經理杜雅峰研究生畢業后進入集團剛兩年,就參與了這個重大工程,對他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歷練。施工難度大,對施工管理力量、組織安排和勞動力配備要求高,同時工期緊,參建單位眾多,各類管線密布,交叉施工作業頻繁。為此,他積極與業主、監理、設計溝通,整天奔波于施工現場與各兄弟單位之間。2015年5月份,新婚燕爾的他在婚后第二天,就繼續投入工作中。
為優質快速完成施工任務,省領導及各廳局負責人每月到現場指導檢查,機場二期指揮部時任常務副指揮長李和平、副指揮長趙學友每周到現場考核進度,解決問題,河南空管分局、中南空管分局派專人吃住在現場,施工方、監理方人員五加二,白加黑,日夜堅守工地,正是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奮戰,才確保了工期目標和創優目標圓滿實現。
如今的建工集團立足中原,輻射全國,工程項目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并拓展地鐵業務,在武漢、南京、昆明等地施工地鐵2萬多米,“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煤炭人,已大步走向天下。
精品工程立身“骨笛”復鳴奏新篇
“魯班獎”素有建筑界奧斯卡獎之稱,是中國建筑界的最高榮譽,每年在全國數以萬計具備評獎資格的工程中遴選出約100個最優工程。
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名員工的默默奉獻、無數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可以說,新鄭國際機場空管指揮塔榮膺此獎,當之無愧!
鄭州市委常委、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延明在機場擴建工程開工之際這樣說:“航空產業是鄭州航空港區主導產業之一,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鏈拉動能力強。我們正在加緊做好產業規劃,尤其要先期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航空產業發展預留空間?!?
8700年前,賈湖骨笛作為領先于世界文明的最早的可吹奏樂器隱沒于河南舞陽賈湖的地下;8700年后,“骨笛”復鳴,伴隨著鄭州機場進入“雙跑道時代”,依其造型而建的現代化航空指揮塔昂首矗立在新鄭國際機場的中心,新老塔臺使命交替的時刻,也見證了河南航空業的飛速發展。
在建工集團干部職工心目中,這是一份崇高的責任、一個莊嚴的承諾、一種主動擔當。他們不僅僅是在修建一座塔臺,更是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將古老的“骨笛”塑造成永恒的豐碑,奏響了新時代的樂章。
除此殊榮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工集團還推廣應用了“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的9大項、25小項,形成省級工法2項,形成使用新型專利4項,申報發明專利3項。
“我原來對煤炭企業建機場設施充滿懷疑,但通過這個工程,改變了我對煤炭企業的認識,在建設高科技高難度工程方面,煤炭企業走在了前列。”省發改委一位負責人說。
據了解,鄭州管制區東西長52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分別與北京、濟南、武漢、西安、上海等管制區相鄰,飛機飛過鄭州管制區的平均時間為35分鐘,最長飛行時間為50分鐘。2015年,鄭州管制區年保障771376架次,日均保障2113架次;新空管指揮塔建成投用后,年保障可達1211870架次,日均保障3320架次。新空管指揮塔可滿足未來5條跑道的需求。
空管指揮塔工程自投入使用以來,不僅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提供了可靠、優質的空中交通管理服務,保證了鄭州管制區的區域管制安全,實現日起降航班830余次,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插上了新的騰飛翅膀,使新鄭國際機場成為帶動中原、輻射中部、貫通全球的國內重要客貨運綜合樞紐和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而且,工程的設計、監理、使用、質量監督單位一致對工程質量作出表示: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