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建工集團的轉型樣本
突圍:建工集團的轉型樣本
11月2日,建工集團中標鄭州市軌道交通6號線市政配套工程土建施工5標段,標志著建工集團正式邁入鄭州地鐵總承包施工領域。
11月6日,在釣魚臺國賓館,建工集團施工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塔臺小區作為魯班獎獲獎工程受到表彰。這也是建工集團6年內第3次捧起魯班獎獎杯。
喜事連連,體現了建工集團圍繞轉型升級,堅持創新型、效益型、環保型和高端化、專業化、區域化、市場化、信息化的“三型五化”發展路徑所付出的努力。
從依賴集團內部市場到在全國市場樹立“建工品牌”并把眼光投向國外市場,從單一的工程施工到集融、投、建、管、運為一體,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和集團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建工集團走出了一條從產業鏈、價值鏈低端向高端邁進的快速發展道路,給出了一個在企業轉型突圍上可供借鑒的“建工樣本”。
“四郊多壘”,如何突出重圍?
——面向市場、緊跟市場、預測市場,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全國建筑行業增速持續下降,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分化加劇,大型建筑企業先天優勢明顯,中小企業生存艱難。這就是近年來,建工集團面臨的嚴峻市場形勢。
雖然“四郊多壘”,但建工集團堅信,“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從成立之初,建工集團就明確了堅定面向外部市場不退縮,堅定創新轉型發展不動搖,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的發展思路。
建工集團的信心源自集團領導的殷殷囑托以及集團對整體轉型發展的明晰布局和生動實踐。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鐵山對建工集團的發展十分關心,強調建工集團要苦練內功,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樹立品牌,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集團總經理楊建國也對建工集團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其加快以煤礦建設為主向綜合型建筑企業轉型。
而建工集團的成立與轉型也正是集團科學把握經濟發展大勢,改革管理體制,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以煤為本,相關多元”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四個轉變”戰略構想,邁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特色發展之路,實現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帶著囑托和堅定信念,建工集團積極由內向外,逆勢突圍。
要突圍,力量怎么凝聚?方向怎樣選擇?
成立之初,建工集團下轄土建處、六處等單位。為發揮集聚效應,建工集團首先融合各單位的人才、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優勢,把原來資源分散、各自為戰的“方面軍”組建成資源共享、要素積聚的產業“集團軍”,努力打造成集勘查、設計、施工、房地產開發、建材、項目管理、咨詢服務于一體的大中型工程建設集團。
厘清自身優勢后,建工集團打破之前各施工單位單一、層次低、效率效益低下的生產經營模式,努力向正在形成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興高端建筑市場突圍,積極由“紅?!弊呦颉八{?!?,2008年成立當年就實現產值27.5億元,2009年首次有工法被評為國家級工法。
干一項工程,樹一塊廣告。建工集團憑借自身在地下工程建設上的豐富經驗和在外部市場上的知名度,看準城市地鐵軌道建設的發展機遇,積極進軍地鐵施工領域。
2010年,建工集團組建軌道交通工程分公司,購置4臺盾構機及配套設備,成為我省兩家擁有盾構機的本土企業之一。此后,建工集團先后在昆明、南京、天津、武漢等地施工地鐵工程共計2萬多米,為進入鄭州地鐵總承包施工領域鍛煉了隊伍、積累了施工經驗和業績。
去年,河南省出臺的相關文件指出,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要規劃城市軌道交通、BRT等快速公交系統。鄭州市規劃,到2020年將形成11條運營線路、總長302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到2050年將形成總長945.2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河南地鐵工程施工進入了黃金期。
為把握這一機遇,集團領導給予建工集團大力支持。建工集團也做好準備,獲得了投標資格。今年10月,鄭州市軌道交通6號線市政配套工程公開招標,建工集團在與20多家央企的角逐中脫穎而出,中標鄭州市軌道交通6號線市政配套工程土建施工5標段,成功躋身鄭州地鐵總承包施工領域。
“目前,我國具有地鐵總承包資質和能力的企業有30多家,河南有2家。”建工集團副總經理孫文勝說,“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鄭州、洛陽地鐵施工市場,積極向西安等城市輻射?!?
成功躋身鄭州地鐵總承包施工領域,只是建工集團立足相關產業,邁向高端市場,進行創新轉型的一個縮影。
在總結國內大口徑工程鉆機和大型礦山豎井鉆機技術和施工經驗的基礎上,建工集團自主研發出了擁有多項國家專利技術
世界能力最大的多用途工程鉆機ZDZD-100重型工程鉆機。
利用該鉆機和嵌巖單樁施工工藝,今年1月,建工集團施工福建龍源南日島海上風電樁基工程,僅用118小時就完成了國內首個總深度37米的海上風電樁基工程,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施工成本大幅下降,開創了國內海上風電樁基工程施工的先河。
啟示:轉型,要有的放矢?,F在,很多企業都在談轉型。轉向哪里?多年前,集團提出“以煤為本,相關多元”的發展戰略,打通煤焦化工產業鏈,走出了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步。正因為這一步邁得穩,才有了如今的轉型成果。建工集團緊跟集團步伐,從主業向高端延伸產業鏈條,也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建工集團的選擇,值得深思。
高手林立,如何站穩腳跟?
——善于學習、敢于亮劍、勇于挑戰,既能以質取信又能因信立身者勝
發揮自身優勢,展望市場未來,邁向產業高端只是開始。
“進得入,還要站得穩。”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勤山說。那么,如何在強敵環伺的市場站穩腳跟?建工集團給出的答案是,用工程說話。而建工集團近些年所施工的重點工程,也都成為了展現建工集團實力的最好標志。
2014年10月,建工集團首次挺進機場建設領域。作為唯一的河南本土企業,承建了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的核心工程——塔臺小區工程。該工程包括空管指揮塔、航管樓土建及配套工程。塔臺建筑高度93.5米,造型取自河南省歷史文化瑰寶——賈湖骨笛,是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的標志性建筑,在所有工程中施工高度最高、難度最大、工期最短、工藝最復雜。
“塔臺小區工程并不是擴建工程里利潤最高的,卻是最難干的。”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經理孟程說。對于這項工程,很多建筑企業都望而卻步,個別想要承接的建筑企業也在觀望,希望業主能夠追加投入。
在這種情況下,建工集團選擇亮劍。在高手如云的“山巔”主動亮劍,建工集團面臨著很多質疑,也承受著很大壓力?!八麄兛隙ǜ刹怀桑綍r候還要我們來?!痹衅髽I人員如此放話。
對于建工集團承建的該項工程,集團領導也牽掛于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鐵山兩次到施工現場指導工作,要求建工集團鄭州分公司把該項工程建成一項品牌工程。
為確保實現工期目標和質量目標,建工集團采用BIM技術,研發應用滑框提模、超高異形綠色清水混凝土裝飾等10項新技術、新工藝,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僅用11個月就高質量實現了施工竣工移交,在與央企同場競技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起了一座地標性建筑,創造了國內機場塔臺施工“第一速度”,也斬獲了全國第一個機場塔臺工程魯班獎。
而這已經是建工集團第3次獲魯班獎。2010年,建工集團承建平頂山市行政服務綜合樓,在平頂山市建立起第一個魯班獎工程;2015年,建工集團承建的集團工人勞模小區再獲魯班獎,成為河南省近10年首次獲得住宅類的魯班獎工程。
3個魯班獎,提高了建工集團在全國建筑行業的地位,讓建工集團在外部市場打出了品牌,站穩了腳跟,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乘魯班獎之勢而上,建工集團積極發揮自身設計、施工兼備,土建、安裝等優勢,于去年承攬到位于鄭州的錦程花園二期棚戶區改造項目。該項目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含18個單體項目,合同額為6.78億元,是該集團目前為止在外部市場承攬到的單項合同額最高、建筑規模最大的民用建筑小區,打響了外部市場在EPC工程施工總承包領域的第一槍。
啟示:質量是信譽的前提,信譽是企業的生命。長期以來,集團始終堅守“質量是企業的命根子”理念,培育出了一大批享譽全國的質量品牌。在這場質量競賽中,建工集團沒有缺席。他們堅持“大工程創名牌,小工程出精品”的質量理念,在6年里3次獲得魯班獎,使工程質量成為占有市場最有效的武器,也為自身發展贏得了未來。
“?!薄皺C”并存,如何謀劃未來?
——順應大勢、把握趨勢、果斷取舍,以虞待不虞者勝
在市場站穩腳跟后,建工集團思考的是長遠發展?!翱梢灶A見的是,未來煤礦等傳統建筑市場將不斷萎縮,風險逐步加大。”李勤山說,“我們要果斷舍棄資金回收可能出現問題的工程,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積極進軍順應國家和行業發展大勢的建筑新領域?!?
PPP模式是近年來我國在建筑行業設計施工總承包基礎上更深層次的變革。根據財政部PPP中心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底,財政部共聯合有關部委推出3批總計700個PPP示范項目。
抓住PPP項目加速落地的歷史機遇,建工集團超前謀劃,積極利用自身優勢,走產融結合、雙輪驅動的發展道路。
去年,建工集團成功中標平頂山第一個市政“四路二橋”改擴建PPP項目。今年11月,建工集團又承接葉縣玄武大道、文化路等道路改擴建PPP項目,努力發展為集融、投、建、管、運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通過作為社會資本方全過程參與項目建設,替代政府進行融資、建設和管理,我們不僅能拉長自身的產業鏈條,還能為集團創造一定的就業崗位?!苯üぜ瘓F總經理于燕杰說。
以國家政策調整為導向,建工集團還積極布局裝配式建筑領域?!艾F在,我國裝配式建筑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工程需求較少。長遠來看,它將成為以后建筑的主要模式?!崩钋谏秸f。
前不久,國家相關部門還相繼出臺多個文件,明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指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將目光投向未來的建工集團經過反復考察,與杭蕭鋼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引進國內領先的鋼管束結構體系,成功組建了混合所有制公司——河南省平蕭建設工程公司,并率先在平頂山投資建設了裝配式生產基地。目前,該裝配式生產基地的鋼結構廠房已經建起,預計明年年初可投產。
“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建設周期短、結實抗震、綠色環保等特點,所用的鋼材在建筑拆除后,還可以重復利用?!崩钋谏秸f,“此外,在裝配式建筑領域,職工可以在車間里生產零部件,然后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這就能有效打破原來建筑工人和產業工人之間的界限,讓集團更多需要轉崗的職工進入到建筑領域。因此,在我們的裝配式生產基地發展壯大后,必將為集團煤礦轉型、職工轉崗做出更大的貢獻?!?
順應大勢、把握趨勢,讓建工集團的未來呈現美好前景。而美好前景的實現,還需要雄厚的資本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作支撐。為此,建工集團積極勾畫資本“藍圖”,目前已經與13家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前不久,建工集團還與中能建股權投資基金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多渠道搭建投融資平臺,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近年來,建工集團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榮獲全國、省部級科技進步成果獎20多項,累計創出國家級、省部級工法52項,專利55項。建工集團特鑿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工集團技術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今年截至目前,建工集團施工產值已經突破30億元,外部工程額占到工程總額的70%。對于未來的發展,建工集團領導信心滿滿:我們將繼續推動施工結構轉型,項目管理方式轉型,建造方式轉型,聚焦EPC、PPP、裝配式三大業務,堅持建筑商、投資商、運營商“三商合一”戰略定位,堅持“創新型、效益型、環保型”和“高端化、專業化、區域化、市場化、信息化”的“三型五化”發展路徑,力爭到2020年合同簽約額突破100億元,將建工集團打造成為技術含量高、管理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的省內建筑標桿企業及國內建筑領軍企業。
啟示:不要向著經濟發展的反方向奔跑,要眺望市場前沿,順應國家需求和行業大勢。近年來,集團持續在煤炭產業做減法、在化工產業做加法、在新興產業做乘法,就是為了找準順應國家大勢的新行業,并成為其中的引領者。相信,建工集團在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敏銳感受市場變化,將目光投向未來,也必將贏得未來。(中國平煤神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