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馬建工集團黨委“走基層、訴訪求、送服務、解難題、樹典型”活動——內蒙分公司淇縣朝歌城市公園景觀工程
—平煤神馬建工集團內蒙分公司側記
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分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自成立以來,分公司秉承優質、高效、創新、發展的建工理念,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市場求發展的思路,勇于開拓市場,積極服務客戶,成功中標了淇縣朝歌城市公園景觀工程項目、淇縣縣城主干道路沿街立面改造工程,并于2019年3月開始動工。
淇縣,故名朝歌城,具有悠遠的歷史文化背景,是殷商時期朝歌城和周朝時期諸侯國衛國的所在地。衛國故城,俗稱朝歌二道城。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縣城四周,是第二道朝歌城的城垣上段,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個諸侯國。在淇縣城關鎮,是一座屹立于淇水之濱、在殷都朝歌的廢墟上興建的城市。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50米,東西寬1650米,城廓長3100米,寬2100米,周長10400米,城墻寬70米,高9米,文化層厚達13米,城內面積約有420萬平方米。自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660年,衛國在朝歌立都近四百年。在這近四百年里,衛國有過康叔之治、武公盛世、文公中興之輝煌。從現存的城墻遺址、冶鐵遺址和制骨作坊遺址上,可見當時衛國都城的繁榮與昌盛。2006年5月25日,衛國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淇縣朝歌城市公園景觀工程項目以衛國故城文化為靈魂,以故城城墻遺址為載體,以趙家渠生態水系為依托,打造集遺址文化、生態文化、休閑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公園。公園設有一環多景點,建設內容包括:健身步道、休閑廣場、健身廣場、城市書屋、衛國城墻遺址保護、文化角,綠化以喬木、灌木、地被為主要施工內容。聯合趙家渠生態水系和朝歌廣場,統籌全局,統一規劃,完善城市服務職能,提升城市形象與環境品質,最終建成具有文化、生態、體驗等多元化功能的“城市綠心”。項目占地面積約323.72畝,總投資6666.5萬元,計劃于2019年3月中旬開工建設,2019年7月份完工。建成后將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觀光、運動、娛樂休閑的場所,形成完善的城區公共空間體系,進一步提升城區的人居環境。
淇縣由于近代發展滯后,城區街道破舊,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整體形象,亟需改造提質。在此背景下,總投資約1.8億的街道立面改造工程開始破土動工,并且成為淇縣“百城提質”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項目完工后云夢大道以商用建筑為主,淇河路以居住建筑為主,同濟大道以仿古建筑群為主,打造現代與古典的完美融合。
原始地形
做為河南省百城提質試點及觀摩項目,朝歌城市公園項目要求于4月30日前完成所有土方工程、綠化工程,工期只有短短的45天時間。針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分公司經理魏中洲同志親駐現場,一方面組織精兵強將和施工機械迅速進場,晝夜不停的持續施工,一方面組織20余人到全國各地采購苗木。在項目部周密計劃、精心組織下,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袁培星帶領大家,萬眾一心、克服重重困難、迎刃而上。施工圖紙不全、衛國古城墻沒有具體的保護方案,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項目部多次與業主和設計組織圖紙會審,解決施工中的各項問題;街道立面改造項目協調困難,各路段門頭、墻面電線、瓷瓶尚未拆除,嚴重影響施工進度,一方面組織人員專職協調商戶,一方面安排人員突擊拆除,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在朝歌城市公園項目中,有個別拆遷戶組織人員24小時輪流待在現場,堵門擋路阻撓施工,導致渣土和土方的清運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項目部多次報警且與建設單位溝通協商,均無結果;施工區域內有七處墳墓沒有遷移,相關人員多次阻工,且建設單位明顯無力解決,面對以上問題,項目部積極協調政府各個相關部門,派駐人員,現場聯合辦公,在各方的努力下,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工程順利的進行下去。
開工伊始正值揚塵治理管控最嚴厲期間,面對現場一望無際的建筑垃圾,稍一施工便塵土飛揚,由于場地較大(323畝)點多面廣,對施工造成相當大的難度,但我們嚴格執行遵守國家和地方上有關環境保護和控制環境污染的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六個百分之百”的要求,施工現場采用穩固、整齊、美觀的符合標準的4米高圍擋,連續式封閉,做到施工現場100%封閉;施工現場堆積的物料、構件、機具按照要求整齊擺放并用防塵網全覆蓋,對施工中產生的渣土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垃圾采用防塵網全覆蓋,并及時清運;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沖洗臺和兩級沉淀池,配備高壓沖洗設備對出入的車輛進行沖洗、清掃和保潔工作,確保出入的車輛車身和車輪不帶泥,并安排專職人員對出入口不間斷的清掃保潔工作;施工現場的出入口、物料堆積區、辦公區等場地路面采取水泥混凝土硬化處理,并輔以噴淋,霧炮,灑水車等有效抑塵措施,保證不揚塵、不泥濘;施工現場采用濕法作業,圍擋上加裝噴淋設施,各施工區域采用霧炮、灑水車不間斷的噴灑,抑制揚塵;施工現場車輛采用密閉車斗,保證物料、垃圾、渣土等不露出,不遺撒。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設置整齊明顯的“八牌一圖”。采取以上措施后,揚塵得到有效的治理。
施工現場十余臺挖掘機,近百輛運輸車,按照分區分段流水作業的方式夜以繼日緊張施工,至4月10日,25天時間清運渣土近10萬立方,外購種植土5萬立方,為種植苗木創造條件(項目是以綠化種植喬木,灌木、地被為主要的施工內容。施工時間寶貴,一旦錯過種植黃金期,苗木成活率將大面積降低),同時七千余株苗木、近10萬畝的灌木地被植物也從各省陸續運回?,F場一片繁忙,近三百人的施工隊伍晝夜施工,項目部全體成員連續多天晚上持續加班,其中一人因持續加班瘦了10斤。至4月30日,趕在種植黃金期結束前,土方、苗木工程全部完成,創造了淇縣施工進度最快的記錄,縣委縣政府及建設單位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漢闕廣場施工中,采購困難,生產廠家僅有河北一家,貨源緊張,分公司安排專人,親駐現場督促材料加工制作及裝車運輸。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該磚尺寸較小,鋪裝面積約2000平方工程量較大,且采用體積較小的黃道磚(200*40*30)鋪裝,在當地找不到有經驗的施工人員,先后更換11家施工隊伍均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公司不計成本從河北請來專業人員現場指導施工。最終在迎檢前完成了廣場鋪裝。
轉眼之間,到了農忙時節的六月,麥收時節,酷暑難耐,施工人員較少,項目管理人員親力親為,早上五點趕至現場,卸料運料,澆筑混凝土。由于公園大門景石突然發生變更,項目部協調業主監理等相關人員兩天時間從山東、河南多地采購景石及迎客松,行程兩千余公里,同時安排現場施工人員連夜開挖景石基礎并澆筑完成。次日不顧勞頓親自制定景石吊裝方案指揮吊裝。當日室外溫度高達37°,住建局宋局長和設計方也親臨現場,協調指揮景石、迎客松吊裝種植。由于景石重量較大,約50噸,長13米,高2.5米,且上方七米高距離有高壓低壓兩道線路對施工造成極大的影響和安全隱患,宋局長親自協調電業局停電配合,項目部安排兩臺100噸吊車起吊作業,吊裝現場場地狹小,卸車、抬臂、就位相當困難,項目部全體人員冒著高溫從早晨7點一直到奮戰到下午5點終于圓滿完成景石及迎客松吊裝、種植工作,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認可。正是有一支團結一心,凝聚力強的團隊,分公司于6月底(3個半月時間)完成了約7000萬元的產值。
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后,內蒙分公司全體員工不敢懈怠,積極投入下一階段的施工。公園土建、水電、強弱電、街道改造工程同步進行。按照工程指揮部要求,7月2日全鶴壁市將在公園項目進行“百城提質”現場觀摩會。接到任務后,全體員工在以質量為核心,以服務客戶為宗旨引領下,對項目的難點部位進行重點把控,對質量通病采取提前預控,過程監控,深化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使施工質量穩定提高,打造出了園內一個個小精品區域。
公園設計秉承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在園區內依靠地形打造多個下洼式綠地,在主路兩邊修筑生態排水溝,主路及廣場、停車場均采用透水混凝土基層加透水瀝青面層的施工工藝,各園區小路采用透水墊層、透水廣場磚的的工藝,園區內水系自成一體,具有綠化蓄水等功能,加之樹林與地被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個天然氧吧。
衛國古城墻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就在公園內,分公司與設計及文物管理單位緊密溝通,獻言獻策,深化圖紙設計,采用城墻殘缺部位土方回補,表層覆土,栽植植被,使殘缺不全的城墻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最能彰顯城墻古老工藝部位修筑玻璃罩80平方,不僅有效保護了城墻,同時又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觀摩點。景觀橋木棧道,是公園又一亮點,位于城墻玻璃罩附近,原來是一片楊樹林和垃圾場,項目部經與設計及建設方溝通,大膽提出了利用天然洼地作為蓄水、上設景觀棧橋作為觀光通道,一舉三得:既解決了交通問題,又體現了海綿城市理念,最重要的是把古城墻景觀突出呈現在游客面前,成為公園的靈魂,提升了公園的文化。經我方晝夜施工變成了一座長70米,寬10米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為主體,面層為山樟木仿古木景觀橋,橋底一大片下洼式綠地栽植有銀葉菊、花葉蘆竹、粉黛亂子草、等四季長青三季有花的花草,吸引了大批民眾駐足欣賞。
觀摩會當天,鶴壁市市委市政府和淇縣縣委縣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我公司的工作非常滿意,認為平煤神馬建工集團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為我建工集團贏得了信譽,為分公司下一步工程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今邁步從頭越,內蒙公司將以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回饋業主,為建工集團打造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公司將來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建工集團黨委有信心、有決心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安排部署,大力支持各分(子)公司發展,積極對標蘇華集團,河北建工集團等業內標桿企業,查擺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深刻檢查剖析,改進工作作風,改進工作切實取得主題教育顯著成效,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建工集團工作高質量發展。